科普文章
“神獸”陸續歸籠 警惕“心理感冒”
6月3日,
北京安定醫院鄭毅教授做客《健康北京》,
針對返校復課后,
孩子的心理健康進行科普。
返校復課 心理健康莫忽視
6月1日起,全市40萬名中小學生漫長的假期結束,正式返校復課。面對這樣的變化,孩子們、家長們心理上調整好了嗎?
孩子焦慮了怎么辦?
孩子們回到熟悉的校園,見到闊別多日的老師、同學,自然興奮不已。但與此同時,也有一些孩子出現不適應、甚至焦慮和擔憂。
如何讓孩子們緩解緊張情緒,釋放壓力,盡快適應校園的學習和生活?
手指操、健康回春操,這些簡便易學的減壓放松操,可以使緊張的情緒得以放松。
鄭毅:
孩子的焦慮大多來自家長,所以家長首先不能過度焦慮。輕度焦慮是正常反應,它可以幫助我們身體調到最佳狀態。
孩子發出的心理求助信號 您接收到了嗎?
孩子的情緒和行為變得跟他的實際年齡、受教育水平不吻合。比如,本來生活能夠自理,變得不能管理自己了,行為出現反常。
孩子突然變得不聽話了,對學習沒有一點興趣,動不動就和家長發脾氣。不良的情緒和行為給自己和父母帶來持續的麻煩和痛苦。
鄭毅:
有些心理疾病,治療效果不比軀體疾病差,但關鍵是沒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。其實,在過激行為之前,很多孩子會發出心理求助信號,只是家長忽視了。
抑郁不是成年人的專利 兒童也會抑郁
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患抑郁癥有什么特點?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患抑郁癥嗎?
鄭毅:
小的時候可能表現就是食欲差、沒精神;青春期的時候出現厭學、學習效率差。不一定是孩子學壞了,可能是他心理方面出了問題。
網友提問:
假如復課后,老師發現有位同學狀態欠佳,體溫37.5攝氏度。這種情況,家長如何協助老師穩定學生的情緒?
在疫情期間,我發現13歲的兒子出現了失眠、脫發等問題,一提到學習就煩躁不安,和家人發脾氣,經診斷患上了輕度抑郁癥。現在已經開學了,我該不該讓他上學?孩子能否徹底恢復健康?
6月3日出鏡嘉賓
鄭毅
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
兒童精神科 主任醫師 教授
吳淑華
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
康復中心 康復師
上一篇: 復課學習中,這樣幫孩子提升專注力
下一篇: 疫情下的健康焦慮